观点网 2021年以来,永辉超市已连续四年亏损。扭亏为盈不仅是每一年的经营目标,也成为永辉超市宿命般的考题。
刚刚结束的2024年,永辉超市仍然没能录得理想成绩。相关数据显示,于2024年,永辉超市营业收入675.74亿元,较上年度下降14.07%;归母净利润为-14.65亿元,同比亏损增加1.36亿元。
算上2021年至2023年期间亏损的80.36亿元,四年时间,永辉超市已累计亏损95亿元。
在4月28日进行的永辉超市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也再次表示,短期目标是尽快和尽可能地缩窄亏损,中长期则是希望能够达到商超零售行业的领先盈利水平。
不过,就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扭亏”还是任重道远。4月25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永辉超市期内实现营收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看似归母净利润转正,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14年以来,永辉超市Q1数据几乎均为当年季度之最。现在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八成开篇,永辉超市2025年将何以为继?
扭亏的“胖改”救星
对于永辉超市而言,2024年短暂且漫长。年内,这家商超零售行业头部企业“遇到”了两个人物,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其中一位是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另一位则是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这两个名字在2024年与永辉超市绑定。
根据公开信息,于东来与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相识于更早之前。但“合作”是始于去年二季度的一次拜访,永辉超市也继嘉百乐、步步高之后,加入“胖改”队伍。
所谓“胖改”是指学习胖东来模式对自身进行调改。在国内零售市场,本土商超品牌式微已是不争事实。各家企业不同程度做出整改、调整,但收效甚微。2021年至2023年,永辉超市分别录得归母净亏损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营收也逐年递减。持续的亏损下,胖东来看起来能成为其“救星”。
在永辉超市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有相关内容体现:“2024年,……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及组织转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完成31家门店商品结构调整与服务升级。”
而截至财报发布当日,也就是4月25日,永辉超市共完成了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至2025年6月底,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300家的数量几乎占据永辉超市门店数量的一半。在2024年,永辉超市在全国新开超市门店7家,关闭超市门店232家,新签约门店3家,截至期末,永辉超市业务拥有门店共计775家。
一年减少超两百家门店,但永辉超市并不急于将数量补齐。关于新店开业计划,董事长张轩松在4月28日上午进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会在公司整体或局部区域进入完全健康经营状态之后开始开拓新店。
“我们目前没有明确的门店数目或体量目标,这需要根据我们整体公司改革的进度而定。目前我们更关心门店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至于市场更加关注的“胖改”成效,年报中未有具体数据。张轩松也仅是再也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调改后的永辉门店销售额相比调改前销售提升十分显著。”
据了解,目前已开业的调改店中有大约1/3的门店还未开满3个月,因此仍处在经营打磨培育期。据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介绍,这其中有部分门店还未进入盈利状态,但是团队也已经明确了经营提升的重点方向和实施方案。
“调改店在四月份的销售相比三月份环比较为稳定,但随着前期的‘开业红利’逐渐减弱,大部分调改店都会从一开始的‘高销售’状态进入稳态期的‘高效率和稳利润’状态。
永辉超市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已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即开业满3个月的门店,成功实现稳定盈利。截至3月底,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实现了3月单月1470万元的利润、一季度累计利润达7472万元。
随着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永辉超市宣称,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公司将迈入新的发展期。
在去年5月,关于对帮扶永辉的目标,于东来也曾谈到定下的目标,“用一年的时间尽量让永辉调整到相对健康的状态,用三年的时间让永辉回归到非常健康的状态,用五年的时间让永辉成为中国零售业像光一样的企业。”
算下来,12-18个月后就将是永辉超市启动“胖改”后的三年左右。业绩说明会上,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再次明确:“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尽快和尽可能地缩窄亏损,中长期目标是能够达到商超零售行业的领先盈利水平。”
叶国富宿命考题
叶国富与永辉超市的故事则要从去年9月说起。彼时,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名创优品的出现也成为永辉超市与胖东来之间的“插曲”。伴随这项“跨界”交易,市场上曾传出一些声音,认为名创优品“成功捡漏”。毕竟,当时的市场风向是永辉超市找对了路子,“胖改”初具效果。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名创优品在这项交易中做了巨大投入。交易对价62.78亿元甚至超出了截至去年中期,名创优品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33亿元,而截至当期,名创优品的负债总额也接近60亿元。
这是一笔有风险的交易,也是一场赌博。名创优品所图究竟为何?
在交易公布的当天晚上,名创优品曾召开电话会议对股权收购事项进行相关解读。总结下来,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超市的多数股东,但预计不会控制董事会的多数席位,也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且不会合并财务报表。也就是说,两家公司仍保持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各自发展。
而从那时起,如果叶国富是一名投资客,他也已经接近“成功”。实际上,名创优品宣布“入主”之前,正值永辉超市的股价低点。
宣布交易后,永辉超市股价迎来转折,甚至在同年的12月迎来近四年的新高。当然,这份增长也有名创优品的功劳,名创优品的股价也在年初达到了上市以来的第二高点。
胖东来为永辉超市重获市场关注,永辉超市则让名创优品始终保持流量热度。
名创优品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期内实现GMV总计约人民币304亿元;全年总营收达16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创年度收入新高。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7.2亿元,同比增长15.4%,经调整每股摊薄收益同比增长16%至8.68元,毛利率为44.9%,较去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再创新高。
如果说,未来12-18个月将是永辉超市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名创优品也大概率将一同收获关注。
但2026年是“胖改”的收官,却并非永辉超市或是名创优品的终点。实体零售加速迭代,“搬来的”模式如何内化,驱动自身发展,是永辉超市需要考虑的。热度之后的业绩真实增量,则是叶国富的宿命考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