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医药大牛股、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交出了一份令市场错愕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下跌43.01%。2025年一季度长春高新营业收入29.97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66%;实现净利润4.73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44.95%。
这份财报的出炉,标志着公司长达18年的增长态势走到了尽头。从长春高新最新的业绩情况来看,生长激素生意似乎没有从前好做了。从2021年开始,公司股价掉头向下,至今已连跌5年。股价回撤幅度已超过80%。
(长春高新股价季度K线走势图)
生长激素承压 业绩下滑
2014年,长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赛药业研发的全球首支长效生长激素产品(金赛增)上市,成为推动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凭借先发优势,金赛增在国内享受了长达10年的市场红利。
但从2022年开始,行业格局发生剧变。在广东联盟集采中,金赛药业水针剂降价70%、粉针剂降价57%;2023-2024年,水针等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集采的冲击,成为金赛药业业绩承压的关键因素。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金赛药业实现收入106.71亿元,同比下降3.73%,净利润26.78亿元,同比下降40.67%。
其他子公司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百克生物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32.64%,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53.67%;华康药业表现相对较好,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8.48%,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38.80%;高新地产收入7.56亿元,同比下降17.32%,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80.09%。
此外,研发、销售等各项成本支出的大幅增加,也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销售人员增加1840人 研发人员减少65人
在2025年一季度中,对于净利润同比去年同期近乎腰斩的情况,长春高新称,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年来加快新产品推广进度,本报告期销售业务相关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等因素,导致相关费用持续增加;同时,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加快相关1类创新药等重点新产品研发工作进程,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对比2023年年报数据注意到,长春高新2023年销售人员共3155人,2024年为4995人,比2023年增加1840人,同比增加58%;2023年研发人员共1329人,2024年为1264人,比2023年减少65人,同比减少4.89%。
长春高新2024年研发投入2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其中,研发费用2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75%。研发投入及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反映到销售费用这一领域,长春高新2024年的销售费用为44.39亿元,同比增长11.81%。其中,关于销售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及福利,2023年为12.66亿元,2024年为12.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长春高新管理费用12.02亿元,同比增长25.59%。其称,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新BU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经营现金流减少20亿
长春高新的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引发了系列连锁反应。
2024年,与归母净利润相关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1.04亿元,同比减少20亿元,降幅为39.18%。
2024年,财务状况较好的长春高新还增加了债务。期末,公司短期借款2.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9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46亿元,同比减少5.96亿元;长期借款12.29亿元,同比增加10.52亿元。期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为15.17亿元,同比增加5.54亿元。
当然,长春高新的财务状况依然较好,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60.97亿元。2024年,公司将派发现金红利10.47亿元,分红率40.55%,首次超过40%。
备受关注的是,2024年,长春高新多名高层加薪。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高层几乎是普遍加薪,让人有些意外。
二级市场上,长春高新的股价表现疲软。2021年高点以来,长春高新股价跌跌不休,累计下跌逾80%。目前,公司市值约348亿元,较巅峰时的超2100亿元蒸发了逾1700亿元。
部分内容参考自:北京商报、深蓝财经、长江商报等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