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记网址:RT68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解构华夏银行2024年财报:营收结束两连跌,隐忧犹在

解构华夏银行2024年财报:营收结束两连跌,隐忧犹在

2025/4/28 8:34: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华夏银行扭转了营收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

文/每日财报 张恒

新董事长杨书剑上任一个月后,华夏银行交出2024年业绩“考卷”。

4月17日晚间,华夏银行正式对外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总资产达43764.91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营业收入971.46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归母净利润276.76亿元,同比增长4.98%。

当然,规模和业绩双增的背后,我们更需要重点关注华夏银行资产质量及高管人事变动等事项,这直接关乎到该行经营发展在面临的不良管控风险、战略稳定与业务转型中能否破局前行。

传统收益显现颓势,

买债投资成为重要支撑力量

客观而言,华夏银行2024年经营业绩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与此前情况相对比,不仅扭转了营收接连两年下滑的局面,而且净利润也保持了连续4年增长态势。

据历年财报数据,2020年-2023年,华夏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3.09亿元、958.70亿元、938.08亿元、932.07亿元,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12.48%、0.59%、-2.15%、-0.64%,直到2024年该行营收实现了4.23%增速,这才结束了此前“两连跌”。

盈利能力方面,华夏银行自2020年归母净利下滑2.88%后,盈利就一直保持着连续4年增长态势,但增幅逐渐走低,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已经从2021年的10.62%逐年降至2024年的4.98%,显示出盈利增长有一定的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去年整个银行业利润普遍承压,据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2024年国内商业银行净利润达2.3万亿元,同比下降2.3%。对比可见,去年华夏银行盈利增速跑赢行业大盘,值得称赞。

而这当中,华夏银行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是成为拉动去年其盈利提升的主力军。

拆分营收结构来看,2024年,华夏银行营收占比超六成的利息净收入为620.63亿元,同比下降11.89%,虽然该指标在去年承压下行已成为行业共性难题,但华夏银行超两位数的降幅在上市银行中还是比较惊人的。要知道在已经公布2024年报的11家股份制银行中,只有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恒丰银行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余8家银行都是负增长,其中华夏银行降幅排名第三。

利息净收入的下滑与净息差持续承压有关,2024年华夏银行净息差为1.59%,较2023年大幅下降23个BP,且近五年来基本每年下降均超过20个BP。可见,净息差的下降极大制约了华夏银行的盈利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利息净收入承压下行所不同的是,华夏银行营收占比超三成的非利息净收入在2024年录得350.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11%,其中,由于银行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少,当期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为54.43亿元,同比下降14.98%。

而去年华夏银行非息净收入最终能够实现逆势增长,主要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带来的。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157亿元、79.12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增长62.75亿元、53.03亿元,同比增幅则分别高达66.58%、203.26%。

这背后则是华夏银行“买债”所带来的助力。对于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的原因,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业绩会上表示:“2024年,华夏银行把握债券市场利率下行机遇,加大了债券市场交易力度,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025年,华夏银行继续积极关注市场变化,择机配置或把握波段交易,保持投资合理收益。”

事实上,华夏银行在去年明显加大了债券配置力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持有的金融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达到了16451.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4.19亿元,增幅2.90%,主要是基金投资和债券投资增加。其中,债券投资占据了“大头”,为11654.53亿元,同比增长约1%,占当期金融投资资产总额的70.84%;其次则是基金投资,总额为2979.75亿元,同比增长了约53%,占比18.11%。

拉长周期来看,2018年至2020年,华夏银行的债券投资配置规模分别为5746.26亿元、6786.72亿元和6481.53亿元,其中2020年该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出现了下滑。直至2021年开始,华夏银行才重新加大了对债券投资配置力度,2022年末为7772.95亿元,到2023年则首次扩张突破了万亿元,达到了11539.77亿元。

可见,虽然2024年华夏银行的债券投资配置规模增幅并不高,但仍处在万亿元高位规模,且占金融投资总额的比例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国内金融市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荒”,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信贷难以有效投放。另一方面,市场信用风险有所上升,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降压力较大。

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下,通过加大对国债、基金等权益市场品种的配置来增厚短期投资收益,纷纷成为不少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而在这之中,与基金、资管、券商等金融机构相比,股份制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资金充裕,流动性较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华夏银行近些年会不断加大对债券投资力度,但同时也需要时刻防止波动性风险。

零售转型喜忧参半,

个人贷款不良率承压上行

在此次年报中,华夏银行还存在着一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该行此前多次提到的零售业务转型。其实,早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彼时时任华夏银行行长的关文杰就曾表示要“持续推进轻资产、轻资本运行,加快零售金融发展”。

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从2024年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一轻资产、轻资本的代表业务板块上,华夏银行转型零售业务发展成效并不及预期,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已连降两年,2023年达64.0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8.26%,正如前文所诉,到2024年末则进一步降至了54.43亿元,同比下降14.98%。

在华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的细分科目中,占比最高的仍然是银行卡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45.01亿元,同比下降了9.82%,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的占比降至40.31%。除此之外,该行信贷承诺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了12.9%,仅为13.9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方面,去年受资本市场波动、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产品代销综合费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华夏银行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仅为9.59亿元,同比下降5.65%。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华夏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数呈稳健增长态势,为日后该业务的改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个人客户总数(不含信用卡)达3416.3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24%。其中,私人银行客户1.6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97%;消费信贷客户56.5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18%;收单支付客户70.1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84%。

随着近两年华夏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步伐不断升入,虽然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态势,但是其个人贷款不良率却有所抬头。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79.1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91亿元,降幅为1.53%;不良贷款率1.60%,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为近9年来最低;拨备覆盖率161.89%,较上年末上升1.83个百分点。此外,华夏银行近年来关注类贷款占比和逾期率也在持续下降,如在2024年,该两项指标分别为2.58%、1.70%,分别较上一年度压降了0.16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

不难发现,在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一降一升”及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等一系列与自身历史数据相比下,均表明了华夏银行资产质量正在稳固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横向对比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不良率仍较高,拨备覆盖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每日财报》汇总统计,华夏银行1.60%的不良率在12家股份行中仅好于渤海银行,排倒数第二;161.89%的拨备覆盖率在12家股份行中也掉至末尾,排在第9位。

不良结构方面,近年来华夏银行呈现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上升、公司类贷款不良率下降的趋势。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类客户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7.54亿元至130.18亿元,不良贷款率1.8%,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公司类客户不良贷款余额为248.9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3.45亿元,不良贷款率1.59%,比上年末下降0.17 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公司贷款一直是华夏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近年来所占总贷款的比重均在6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公司贷款为主的贷款投向和公司类不良率的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华夏银行管控资产质量,但同时也要注意零售客户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升所给资产质量带来的风险。

一年内董监高连番变阵,

“一正五副”管理新格局迎期待

自去年起,华夏银行高层管理团队持续经历人事震荡,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管理层调整重磅消息的接连发布,使该行长期处在舆论聚光灯下,这种密集的高层换防举措既透露出华夏银行意图通过领导班子"新陈代谢"来强化内部管理效能,也折射出其对优化经营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深层战略考量。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4月4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宫志强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行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同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杨伟、刘瑞嘉担任该行董事的任职资格。

此外,今年2月10日晚间,华夏银行连发三则高管人事获批公告,涉及到副董事长、首席合规官、首席风险官三个核心管理岗位。

根据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邹立宾担任华夏银行副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任期自核准日2025年2月8日起生效,至该行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已核准杨宏担任华夏银行首席合规官、刘小莉女士担任首席风险官的任职资格,两者的任期核准日分别自2025年1月22日和1月19日起生效,至该行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事实上,以上多位高管变动其实是华夏银行高层大换血的一个缩影,要知道在过去的2024年里,该行不仅共有7名董事陆续离职,而且行长、副行长、财务负责人、监事会主席等也均轮番离任。

而更受业内关注的则是在今年1月27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李民吉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李民吉的辞职自2025年1月24日起生效。

3个月后,华夏银行迎来新董事长。3月17日,杨书剑担任华夏银行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在其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前,由行长瞿纲继续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经过一系列高管人事换防,目前华夏银行高管团队呈现为“一正五副”管理新格局—行长瞿纲,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杨伟,副行长刘瑞嘉、高波、韩建红、唐一鸣。

此外,该行高管团队中还配有董事会秘书宋继清,首席合规官杨宏,首席风险官刘小莉,首席信息官吴永飞,首席审计官刘春华五位得力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以上高管团队成员有几位年龄都偏大,但他们都是在华夏银行展业多年一步步成长提拔升任起来的老将,不仅对各自擅长的业务领域游刃有余,而且经过多年的沉淀,皆对公司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于为华夏银行各项业务管理和提升业绩等方面,拿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薪酬方面,2024年华夏银行一众董监高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99.11万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525.81万元大幅增长了57.24%。其中薪酬最高的高管是执行董事兼董秘宋继清,为261.07万元;其次是首席审计官刘春华,达260.7万元,两者年薪基本相当;薪酬排名第三的是首席信息官吴永飞,为236.85万元;剩余董监高税前年薪均低于200万元,而行长瞿纲薪酬则为54.78万元。

整体来看,华夏银行所交出的这份2024年成绩单亮点和不足都非常明显。在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等传统收益下降的背景下,华夏银行依靠投资债券和基金等取得的收益使得去年收入和净利润维持不错增长,这是显性的亮点。但与此同时,其净息差持续下降,资产质量虽在不断稳固但基数较高仍待进一步压降,风险管控依旧任重道远。我们也期待,在新掌门杨书剑的带领下,华夏银行能够打开新局面。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安卓app下载

苹果app下载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启盈配资】广东天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